某电厂导电螺杆断裂失效分析及措施改进 叶煜 姚金传 张健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555号三号门 200240) 摘 要:文章对断裂导电螺杆进行失效分析。通过对导电螺杆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导电性能、金相、断口和受力分析,确定了导电螺杆断裂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导电螺杆、疲劳、断口 0 引言 2023年某电厂监盘发现转子接地保护报警,停机后进行检查,发现转子导电螺杆已断裂,其他部件未见异常,见图1。国内发电机机组近年来报道的导电螺杆相关问题较少,主要有导电螺杆松动[1]、由于装配问题造成的从导电螺杆处漏氢[2]、由于发电机短路引起的导电螺杆熔化[3]和导电螺杆绝缘损坏[4]等。但是,未报到过导电螺杆断裂的事件。 为了分析导电螺杆断裂原因,文章将从材料成分、金相和断口特征对断裂导电螺杆进行分析。 图1 现场导电螺杆断裂图 1 化学成分分析 该电厂发电机为原装进口机,根据进口采购规范要求,导电螺杆材料采用铬锆铜。对断裂的导电螺杆化学成分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其实际使用的材料为纯铜且杂质含量较高,成分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表1 化学成分 元素 设计要求 实测 Zr 0.12~0.20 <0.005 Cr 0.5~0.8 ≤0.001 Cu 剩余 99.02 Ag — <0.005 O — 0.017 H — <0.0001 其他 ≤0.1 0.95 2 性能分析 为检测导电螺杆性能,切下剩余导电螺杆下半部分,进行拉伸性能、导电率及硬度测试。拉伸性能取1/2半径处,导电率和硬度在横截面上等间距(20mm)选取5个点进行测试,位置示意图见图2,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和表3。 由表2和表3可知,该导电螺杆整个横截面导电率和硬度相对均匀;由于材料采用的是纯铜,导电率可达99.0%IACS,满足设计要求;但其常温拉伸性能以及在350℃下高温拉伸性能均不满足设计要求。 图2 取样示意图
表2 导电率、硬度测试结果 测试点 导电率/% IACS 硬度/HRF 1 99.1 72 2 99.1 74.5 3 98.7 73.5 4 99.1 74.5 5 98.7 76 表3 主要性能 性能 设计要求 实测 设计要求 实测 实验温度 23℃ 350℃ 屈服强度Rp0.2/MPa ≥280 217 — — 抗拉强度Rm/MPa ≥370 241 ≥260 110 伸长率A/ % ≥15 37 ≥13 27 断面收缩率Z/% — — ≥50 27 导电率/%IACS ≥77.5 99.0(平均值) — — 3 金相及断口分析 由上述化学成分和性能分析可以初步判定,该进口机组导电螺杆断裂是由于材料选用错误造成。为进一步确定失效的原因和机理,对该断裂导电螺杆进行金相和断口分析。 3.1 金相分析 图3所示为导电螺杆横截面的金相照片。由图可知,导电螺杆纯铜中存在连续的析出物,该析出物的存在会降低材料的性能。 图3 横截面金相 3.2 断口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导电螺杆断裂原因,将其断口置于SEM下进行观察,如图4。 图4 导电螺杆宏观照片 如图5所示,由于在断裂过程及断后被摩擦或撞击,断口上存在大量的磨损,断口两侧及上侧形貌已不可见(图5中A、B、C、D区域)。 图5 断口磨损情况 如图6所示,该断口上存在大量的二次裂纹,二次裂纹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遇到了第二相。从宏观看,断口有几种典型形貌,特征1:上半部分较为光滑形貌,特征2:中部及中部往下较为粗糙形貌,特征3:撕裂形貌以及特征4:底部齿状开裂。 图6 断口典型形貌 对导电螺杆断口左上部分进行放大分析。图7(b)为图7(a)中A区的放大,由图7(b)可见,在导电螺杆上表面(偏左端)发现了裂纹源(放射线收敛于裂纹源)。图7(c)为图7(b)中方框区域放大,图中可以看到疲劳辉纹,该区域为典型的疲劳特征。可以判定,裂纹起源于导电螺杆上表面,然后以疲劳的形式扩展。 图7(d)为图7(a)中B区的放大,该区域宏观上呈现出撕裂的形貌(图6中特征3)。对图7(d)进行放大(图7(e)和图7(f)),可见该撕裂在微观上呈现出韧窝的形貌,是终断区。 图7 导电螺杆断口局部特征 经检查发现,导电螺杆上半部分除了有疲劳形貌以外,在上半偏右部分发现有如图8所示的形貌。图8(b)为图8(a)方框区域放大,图8(c)为图8(b)方框区域放大。由图8(c)区域可见明显的断裂后的磨损,微观形貌被破坏,但是仍然可见类似韧窝的形貌。此区域可能是终断区。 图8 导电螺杆断口局部特征 图9为导电螺杆断口下半部分宏观所示特征2较为粗糙部分放大图,图9(b)为图9(a)方框区域放大,图9(c)、图9(d)分别为图9(b)中A区和B区放大,图9(f)为图9(e)方框区域放大,图9(h)为图9(g)方框区域放大。由图可知,该区域放大后可以看到明显的疲劳辉纹,呈现出疲劳断裂的特征。 图9 导电螺杆断口局部特征 图10为导电螺杆断口下半部分宏观所示特征4齿状开裂放大图,图9(b)为图9(a)方框区域放大,图9(d)为图9(c)中方框区域放大,图9(f)为图9(e)方框区域放大,图9(h)为图9(g)方框区域放大。由图可知,该区域放大后可以看到明显韧窝形貌,呈现出终断区的特征。 图10 导电螺杆断口局部特征 综上可知,导电螺杆裂纹起源于上表面偏左位置,由于断口部分破坏,不排除有多裂纹源的可能。裂纹源形成后,以疲劳的形式扩展,最终断裂。 4 机械计算 为确定材料错误对导电螺杆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数模进行机械计算。 4.1 数模建立 根据导电螺杆结构设计,考虑结构的对称性,建立1/2导电螺杆装配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1所示。分析中实体结构均采用高阶的20节点SOLID186单元以保证结构的精度。 图11 导电螺杆强度计算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模型中各部件使用的材料参数如表4所示,其中,纯铜和铬锆铜在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2所示。 表4 材料参数 部件 弹性模量E (MPa) 泊松比ν 密度ρ (kg/mm3) 热胀系数α (1/℃) 磁极引线 117000 0.35 8.95×10-6 17.4×10-6 导电螺杆(纯铜) 117000 0.35 8.95×10-6 17.4×10-6 导电螺杆(铬锆铜) 104000 0.35 8.95×10-6 17.4×10-6 环 2.07×105 0.3 7.86×10-6 11.5×10-6 绝缘筒 1.10×104 0.15 1.39×10-6 12.6×10-6
(a)纯铜 (b)铬锆铜 图12 纯铜、铬锆铜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曲线 4.2 边界与载荷 由于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建立了导电螺杆的1/2模型,因此在所有部件的对称面上施加对称约束,同时在导电螺杆底部螺纹段施加柔性的位移约束。计算中共考虑2个工况:1、静止工况,转子0转速,各部件无温升,磁极引线顶部和绝缘筒无位移,螺栓预紧力12500N;2、额定工况,施加转速为3000r/min,保持螺栓预紧力,施加各部件温升,磁极引线顶部和绝缘筒施加位移载荷。其中,额定工况下边界条件及载荷如图13所示。 图13 有限元边界条件及载荷(额定工况) 4.3 计算结果 计算导电螺杆在静止、额定工况下的应力,采用纯铜时,导电螺杆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176MPa、317MPa,如图14所示;采用铬锆铜时,导电螺杆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198MPa、420MPa,如图15所示。 图14 导电螺杆(纯铜)等效应力云图 (左:静止;右:额定)
图15 导电螺杆(铬锆铜)等效应力云图 (左:静止;右:额定)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额定工况下,导电螺杆无论采用纯铜还是铬锆铜,最大等效应力均超材料屈服强度,因此需校核其疲劳强度。静止-额定交变工况下,导电螺杆应力幅及应变幅云图如图16和图17所示。取最大应变点进行疲劳计算,采用铬锆铜材料时导电螺杆寿命约为采用纯铜材料时的60倍。 导电螺杆采用纯铜材料寿命明显远低于采用铬锆铜材料的寿命。 图16 静止-额定交变工况下导电螺杆(纯铜)应力幅应变幅云图
图17 静止-额定交变工况下导电螺杆(铬锆铜)应力幅应变幅云图 4 结论 通过对失效导电螺杆化学成分、性能、金相、断口以及机械计算分析可知: 1) 导电螺杆为疲劳导致的断裂; 2) 导电螺杆采用纯铜材料的疲劳寿命远低于采用铬锆铜; 3) 导电螺杆断裂的可能原因由于检验不严发生了混料,实际使用性能远低于设计要求值。 5 改进措施及建议 1)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避免发生同类事件; 2)该发电机另一极导电螺杆极有可能存在同样问题,应尽快拆下并检查; 3)对同一批进口机组进行相关检查,避免发生同类问题; 4)由于导电螺杆不易拆下,建议后续初步检查采用便携式设备,在不拆的情况下进行化分和硬度检测。 参考文献: [1]林镇钰.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直流电阻偏大的分析与处理[J].华电技术, 2015. [2]林史峰.沙角A发电厂4号发电机转子漏氢分析[J].广东电力, 2000. [3]王景晞,张号,商显栋,等.电厂发电机转子开裂失效分析[J].化工机械, 2022(004):049. [4]姜茜.汽轮发电机常见故障及事故分析[J].东方电机, 2012. 作者简介: 叶煜(1988.09-),男,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发电机金属材料和焊接,E-mail:yeyu2@shanghai-electric.com。 注:(作者联系方式:叶煜,手机:13811928774,固定电话:021-64626666-7136,电子信箱:yeyu2@shanghai-electric.com,通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555号3号门上海发电机厂,邮编:200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