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力系统正面临着新挑战,一方面,能源供给的不稳定性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的电网结构和能源供应方式难以满足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电力系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传统电力系统严重加剧了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亟需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5年3月30日,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电路与系统专委会在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召开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专题技术交流会议。本次会议由上海电机工程学会电路与系统专委会主办,会议汇聚了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沪上知名高校的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芒课教育、固纬电子等业界代表。会议通过专题报告、研讨、交流等形式,共同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主任刘宇教授致欢迎辞,电路与系统专委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勇先生作了题为《双高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王勇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特征、电气工程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最新研究方向,系统回顾了专委会在新型电力系统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现场思维碰撞不断迸发创新火花。在新型储能技术、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光储充放系统、零碳园区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上海科技大学智慧电气中心。该中心结合“科研反哺教学、产业牵引创新”科教融合模式,以其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微电网、电力电子为科研平台,为与会高校提供了可复制的教学科研改革范本。 本次会议通过搭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了沪上高校、企业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协同、资源共享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工作。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整合高校科研资源,推动学会专委会之间深度合作和技术创新,共同为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