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召开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并网发电厂技术监督质量评价交流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及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主力并网发电厂、新能源场站等24家单位分管领导及技术监督联系人出席会议。 交流会上,技术分享环节精彩纷呈。上海市电力调控中心详细介绍了上海电网 2025 年上半年的运行情况,为后续的技术探讨提供了实际背景参考。奉贤燃机电厂带来了《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受热面结构优化》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在余热锅炉结构优化方面的技术突破;闵行燃机电厂则分享了《闵行燃机 H 级直流余热锅炉特点及优势》,让参会者对该类型余热锅炉的技术特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汇报了《提升燃煤电厂变负荷速率的方法》,为燃煤电厂在灵活性方面的技术提升提供了思路;吴泾二厂分享的《火电厂锅炉风机 5G 智能化远程监测云诊断预警系统应用案例》,展示了 5G 技术在火电厂设备监测领域的创新应用。 参会的各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肯定各单位在极端条件下保障供电安全稳定中所体现出的技术实力与担当的同时,也围绕技术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上海市电力调控中心结合西葡大停电启示与上海新能源发展现状,提出在技术层面要加强仿真分析技术与队伍建设以应对 “源网荷储” 变化,强化涉网技术管理,总结 “三改联动” 中的技术成效,强调能源升级改造中机组稳定性技术的保障,推动新能源(如光伏)在电网安全支撑方面的技术能力提升,以及探索增加调频品种,体现源网协同价值。 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从技术角度出发,指出要通过技术手段对设备全环节实施闭环管理,以保障发电设备可靠性,同时以技术监督为抓手,提升新能源和新兴电网主体的涉网技术能力,加强技术监督成果在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上的实际应用。 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聚焦技术层面,提到随着本地新能源与外电占比的进一步提升,传统火电需要在灵活性技术上进行提升以适配电网需求,强调要以电力技术监督导则为技术指引开展工作,在重点领域强化技术监督,优化煤电与燃机协同运行的技术方案,严格审核新能源涉网性能的技术指标,积极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监测诊断技术。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作为电力行业纽带,始终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发展为己任。在“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向“双高”转型,网源两侧技术协同是破题关键。召开本次技术交流会,搭建开放平台,让发电侧实践与电网侧需求打破壁垒、凝聚共识,为解决转型难题提供智力支持。 未来,期待这一机制持续激发创新:推动火电改造、新能源涉网等技术突破,促进网源数字化融合,探索新型技术监督与协同模式。长远来看,愿以交流汇聚智慧,助力上海建成更安全、高效、绿色的电力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