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首页

供用电专委会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专题研讨会

来源:null  发布日期:2025-10-28     点击数:43







 

10月27日下午,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供用电专委会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索智能化技术驱动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路径与发展前景。

会议由供用电专委会主任宗明主持,来自电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技术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深入交流。当前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正处于历史性交汇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举措。人工智能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储”各环节展现出巨大潜力,为电网的智能化升级、高效化运营和可靠化保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本次会议特邀两位在人工智能与电力业务融合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主题分享。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电力行业总监施铃泉首先作《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实践应用》专题报告。施铃泉总监拥有十年以上电力数字化跨界经验,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电网企业级重点项目。他从行业宏观趋势切入,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在电力智能运维、多模态大模型构建、电网智能评审等方面的前沿实践。结合其在跨领域机构的工作经历,他深入分析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科学计算等AI关键技术如何与电力业务场景结合,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跨界融合视角。

南瑞信通人工智能业务部研发经理李英杰以《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为题进行讲座。李英杰经理深度参与国网“光明”大模型平台的建设工作,长期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与产业化落地。他重点介绍了OCR技术、表计智能读数识别、输变电设备缺陷检测等视觉AI技术在电力巡检业务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大模型智能体在配网调度等核心业务中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具体的技术方案和产品化案例,他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切实赋能一线业务,实现工作效率提升与业务流程优化,体现了“技术驱动业务、数据创造价值”的落地逻辑。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面临的数据安全、模型可靠性、跨专业协同、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规模化、深层次应用,需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打破数据与知识壁垒,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行业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的认识,也为后续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供用电专委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推动此类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集聚行业智慧,共同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版权所有: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
地址:上海市南昌路47号3号楼3305室 邮件:200020
电话:021-53066896 传真:021-5306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