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WFEO)暨全球工程大会在沪举办,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联合主办,以“绿色·智慧·品质·重塑与再造”为主题的2025沪港科技合作研讨会于10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研讨会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与“智慧科创赋能”这两个上海和包括香港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界共同关注的方向及城市治理现代化等课题,包含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分论坛报告交流等环节。香港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师学会高级副会长陈帆,香港工程师学会副会长梁国尧,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机电工程署助理署长江茂诚,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工程师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绍明,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韩志强等嘉宾和沪港两地众多专家、学者、工程师出席开幕式。 韩志强指出,在当前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工程科技发展正处于全新的历史关口,其未来方向既关乎产业自身的迭代升级,更将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引发深远的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创造条件。今年恰逢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在沪举办,借此契机同期举办第15届沪港科技合作研讨会,是希望依托WFEO平台将双向互动拓展为多边交流,进一步立足全球加强工程领域学术交流、人文交往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进而提升沪港工程科技发展水平。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2025沪港科技合作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上海)主席陈馨表示,沪港两地的工程师学会如同一座传递温度的暖心桥梁,架在黄浦江与维多利亚港之间,让两地的交流更亲切、合作更有底气。希望两地工程师学会多交流、多协作,共同推动两地工程人才共育、技术共研和资源共享,使双向奔赴的合作之路越走越通畅。 主题报告会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主持,董绍明院士、江茂诚,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程睿分别作题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先进设计制造与未来发展》《香港绿色发展创新道路》《天基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发展》的报告。 分论坛包含“绿色低碳发展,构建新时代新生态”和“智慧科创赋能,助建新动能新质态”两个主题。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吴兆堂在题为《以社会5.0为本的建筑环境推动绿色、智能和高品质生活》的报告中介绍,“社会5.0”指的是通过加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利用技术干预个人与社会的连接来推动超级智能社会的发展。数字化是推动社会5.0的关键驱动力。因此,从一开始就制定明确的数字化计划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收集有用的数据,打破“数据孤岛”,使城市的可持续性、智能性与韧性得以实现。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工程师赵彦分享了兼具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超大城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创新与探索》。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智慧康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与解决方案,不仅能提升康养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还可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先进产业发展主管张布卿在主题为“AI赋能智慧康养服务升级的创新实践”的分享中,结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智慧康养领域的具体研发项目——人工智能在3D打印医疗植入物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多模态技术在医疗植入物3D打印缺陷检测中的应用,以及生成式图像技术在面颈部康复系统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康养领域的应用实践及其对该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沪港(港沪)科技合作研讨会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联合创办于1997年,每两年在上海和香港轮流举办一次,为推动沪港科技界、产业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本会积极组织参与历届会议,本届会议学会共组织投稿17篇论文,并录入沪港论文集中。高电压、自控、化环、输配电、电工材料专委会等近30位会员参加当天会议。 |